• 成都刑事律师
  • 法律服务热线

    13980545398

    您当前位置: 首页 律师文集 刑罚运用 缓刑 成都缓刑律师

    刑事犯罪行为的追诉时效怎么计算?

    2024年2月27日  成都缓刑律师   http://www.cdxsls.com/
    导读:刑法对刑事犯罪行为的追诉时效进行了明确规定,追诉时效是指从犯罪行为实施完毕之日起至司法机关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之时止的时间限制。超过追诉时效期限的,除非法律另有规定,原则上不再追诉。

    刑事犯罪行为的追诉时效怎么计算?

    刑事犯罪行为的追诉时效计算主要依据犯罪行为的法定最高刑罚来确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不同的法定最高刑罚对应不同的追诉时效期限:1) 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不再追诉;2) 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不再追诉;3) 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不再追诉。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此外,追诉时效还会因为犯罪嫌疑人逃避侦查或者审判而中断,即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至第八十九条详细规定了追诉时效的计算方法和特殊情况处理原则。

    刑事犯罪行为的主观要素是什么?

    刑事犯罪行为的主观要素,又称犯罪主观要件或罪过,是指行为人在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时,主观上所持有的心理状态。它包括两个基本内容:一是对行为的认知和意志因素,即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二是对结果的认知和意志因素,即对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

    1. 犯罪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状态。具体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两种。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间接故意则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2. 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犯罪过失也分为两种类型: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第十五条进一步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以上法律规定确立了我国刑法中关于犯罪主观要件的基本内容,明确了认定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的具体标准,为司法实践中判断行为人的主观心态提供了法律依据。

    在处理刑事犯罪案件时,准确理解和适用追诉时效制度至关重要,既要保障国家刑罚权的有效行使,又要确保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追溯既往的不当侵害。对于已过追诉时效的犯罪行为,司法机关一般不得再行追诉,但法律特别规定的除外。同时,对于逃避侦查或审判的犯罪分子,法律通过中断追诉时效的规定,确保其不能逃脱法律制裁。


    来源: 成都刑事律师  Tags: 刑事犯罪行为的追诉时效怎么计算?

    Copyright ©2008-2024

    成都刑事律师

    版权所有 | 国家信息产业部备案: 闽ICP备08005907号 法律咨询热线:13980545398 网站支持: 中国大律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