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和管制有什么区别?
2023年6月15日 成都缓刑律师 http://www.cdxsls.com/
导读:管制与缓刑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它们的法律属性、技术层面、适用的法律后果和法律概念上。管制的执行期限最长可达二年,数罪并罚的,最长不超过三年。接下来成都刑事律师将为你你一一解答相关法律问题。
缓刑和管制有什么区别?
1.从法律属性的角度来看。在执行期间可减刑。缓刑并不是一种特殊的惩罚。缓刑只是一种有条件的不执行方法的刑罚种类。虽然也是具体执行,但这种执行并不是对刑种的具体执行,而只是一种侦查方式。
2.从技术层面进行比较。缓刑的适用与管制或者适用期限的设定都大致相同,当然也有相对较长的缓刑适用期限。缓刑和监视居住都是由公安机关执行的,而监视居住是由公安机关执行的,而不是拘留。缓刑犯将由公安机关进行考察,所在单位和基层组织予以配合。同时,被执行人在执行期间应遵循的规则也大致相同。
3.从适用的后果进行比较。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管制期满,执行机关应即向本人或者其所在单位或者居住地的群众宣布解除管制。被宣告缓刑的罪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将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予以配合。试用期满,原处分不再执行,并向社会公告。
4.从概念上比较。控制是一种惩罚。缓刑是刑罚执行的一种形式。

管制执行的最长期限是多长?
管制的执行期限最长为二年,数罪并罚的,管制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三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八条【管制的期限与执行机关】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
量刑和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节,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和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违反第二款规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
对被判处管制的罪犯谁来执行?
成都刑事律师提醒你,被判处管制的罪犯是由社区矫正机构执行的。对犯罪情节较轻、社会危害不大的犯罪分子,一般会判处管制刑,即犯罪分子的一切活动都将受到有关部门的监督,要求其在管制期间参加劳动和教育改造,但不判处监禁。对被判处管制、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实施。
来源:
成都刑事律师 Tags: 成都刑事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