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犯在缓刑期间如要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去外地的,应该事前得到负责社区矫正的司法所批准;如果离开的时间超过七日的,应当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
《刑法》
第七十六条 【缓刑的考验及其积极后果】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第十三条 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
社区矫正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在七日以内的,应当报经司法所批准;超过七日的,应当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
返回居住地时,应当立即向司法所报告。社区矫正人员离开所居住市、县(旗)不得超过一个月。
暴力犯罪中,犯罪情节较轻,具有主观悔罪表现,并且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人,可以宣告缓刑。
暴力犯罪能适用缓刑人民法院一般特别慎重,但是要根据情形而决定。暴力犯罪中,犯罪情节较轻,具有主观悔罪表现,并且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人,可以宣告缓刑。
比如故意伤害罪致人轻伤的案件,虽然属于暴力犯罪范畴,但如果能够达成刑事和解,则适用缓刑的可能性很大。
以上就会为您带来的相关知识,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欢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