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刑事律师
  • 法律服务热线

    13980545398

    您当前位置: 首页 律师文集 犯罪类型 诈骗罪 成都诈骗罪律师

    对诈骗数额特别巨大的从犯如何量刑?

    2024年5月25日  成都诈骗罪律师   http://www.cdxsls.com/
    导读:本文对诈骗犯罪中的同案犯诈骗罪的量刑、缓刑条件及构成要件进行分析,帮助大家了解相关法律知识,防范诈骗风险。接下来成都刑事律师将为我们一一解答相关法律问题。

    对诈骗数额特别巨大的从犯如何量刑?

      1.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时,对从犯在量刑时应从轻、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
      2.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诈骗数额特别巨大,通常会被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由于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其刑事责任相对较轻。
      因此,量刑时会综合考虑同案犯的地位和作用,适当从宽、减轻或免除处罚。

    欺诈从犯缓刑的条件是什么?

      诈骗从犯被判处缓刑的几率相对较高,但具体情况仍需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结合从犯的犯罪情节、悔罪行为等因素进行判断。
      一般来说,诈骗从犯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
      1.罪犯已经表现出悔意,没有再犯的危险。
      2.宣告缓刑不会对当事人所居住的社区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3.罪犯不是累犯,也不是犯罪集团的头目。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诈骗从犯符合缓刑条件,法院在作出判决时仍会综合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如犯罪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决定是否适用缓刑。

    诈骗罪的客观表现形式有哪些?

      诈骗罪的客观表现形式是行为人采用诈骗手段,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1.诈骗行为的内容是使被害人产生错误的认识,按照行为人的愿望进行财产处分。
      2.骗行为可以是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手段,只要足以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和处分财产的行为。
      3.需要注意的是,欺诈行为必须达到能够引起一般人产生错误认识的程度。如果只是一般的夸大事实或者轻微隐瞒事实真相,不足以造成被害人产生错误的认识,则不构成诈骗罪。
      4.在诈骗罪中,被害人因实施诈骗行为而产生错误认识后处分财产是犯罪成立的关键。财产处分可以是直接交付财产、承诺转让财产或承诺转让财产利益。
      5.如果由于诈骗行为造成的错误认识而使被害人没有处分财产,或者行为人没有实际取得财物或财产性利益,则不构成诈骗罪。
      6.诈骗罪的成立还要求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即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主观故意。

    来源: 成都刑事律师  Tags: 成都刑事律师

    Copyright ©2008-2025

    成都刑事律师

    版权所有 | 国家信息产业部备案: 闽ICP备08005907号 法律咨询热线:13980545398 技术支持: 大律师网